質量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,2022年公司在大檢修結束后,開始大量進購原燃輔料,計量檢驗中心原料化驗室面對樣品的成倍增長,全員上下勠力同心,克服一切艱難險阻,調整作業環節和方式,挖潛增效,事半功倍,全方位推動檢化驗數據準確及時性,助力公司檢化驗能力再上新臺階。
延伸分析觸角,數據及時率達100%
站室依據公司“精益化管理”要求,制定出符合該站室的生產計劃。早期,大部分分析員都是第一次接觸化學分析,外購原燃輔料分析共三個班組,后來由于崗位人員的優化減少,縮減為兩個班組,經過十年的磨礪,分析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嫻熟度有了顯著提高,通過與上道工序的協商,我們將所有的外購分析人員組合為一個班組,經過試運行,的分析準確性和及時性完全滿足生產需要,這樣一來既解決了人員緊缺的難題,又鍛煉了全員技術能力水平的提升。
注重監督研判,質量甄別率達100%
站室目前主要有儀器分析和化學分析兩種,如何才能提升檢化驗水平,做好質量控制。在儀器方面,通過每天每批次試驗分析標樣,以及三臺熒光儀日檢樣品分析,建立各種樣品的數據庫,發現異常時,通過數據庫的查驗比對,隨時隨地監督設備運行情況,數據庫的建立為樣品數據異常情況的發生提供了解決辦法。將球團抗壓試驗、風動送樣SOP比賽,以及煤焦定硫儀分析實驗等儀器操作比賽加入站室特色活動中,使每位檢化驗人員都能夠對質量重視起來,牢記分析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,通過技術交流,博取眾長,為公司生產質量水平保駕護航。
采取有力措施,物料準確率達100%
在實際應用中,手工分析也有一套相應的研判方法,每周技術科通過對上周樣品的隨機抽樣,驗證站室的各個元素是否準確,是否滿足復檢合格率達到98%以上,內部技術員每天進行崗位監督巡查,用“火眼金睛”對數據異常的樣品一一識別,并通過留樣復測、標樣驗證、建立曲線等多種方法確保數據準確、及時。同時,通過對標學習先進單位,引進了煤焦工業分析儀,以及定硫儀,將手工分析轉換為儀器分析,不但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,減小了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,通過不同人員、不同設備的校準和比對,使得物料分析準確率達到較高水平。
“聞道有先后,術業有專攻。”實踐證明,只有不斷開拓創新,精準發力,適應各類變化,找準制約發展的“瓶頸”,追根溯源,緊扣“精益化管理”的牛鼻子,才能助推公司發展取得更大突破,筑牢企業穩步向上發展的根基。(計量檢驗中心 王卓)